关于PC/ABS配比,尊龙凯时耳熟能详的比例为70/30。那么为什么是这个比例呢?它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最优的选择吗?
PC/ABS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
将ABS38(Rubber=38%)与合适SAN共混使胶含量为16%再与PC3.2(Mw=3.2w)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合金,其缺口冲击性能如图1。
图1.PC含量对PC/ABS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
可以看到,随着PC含量的提升, PC/ABS的1/8”缺口冲击是不断增大的,而1/4”缺口冲击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,在PC/ABS为70/30时呈现最大值,也就是说此时PC/ABS对厚度的敏感性最弱。
PC含量对PC/ABS脆韧转变温度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?
图2.PC含量对PC/ABS脆韧转变温度的影响
图2表明,PC/ABS的3.18mm样条的脆韧转变温度基本随PC含量的增大而降低,而6.35mm样条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,在 PC/ABS为50/50时呈现最低值。可见,对有低温韧性要求的PC/ABS来说,70/30未必是最佳选择,而且厚度不同时,其PC含量变化方向也应不同。
可见,PC中引入ABS后,其3.18mm的常温IZOD冲击下降,脆韧转变温度提升;但6.35mm的IZOD冲击强度提升,脆韧转变温度下降。因此,常用配比70/30可认为是综合考虑了厚度、温度等因素对冲击性能影响的选择。
也有研究认为,当PC/ABS配比为80/20 时,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,当PC/ABS配比为70/30时,拉伸强度出现极大值;当ABS 含量为50%时,PC/ABS的流动性最好。将市场上常用的PC1100和 ABS8391复配后发现,基本符合此规律,如图3所示。
图3.PC含量对PC1100/ABS8391不同厚度样条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
因此,PC/ABS共混物冲击强度的表现是与样条厚度、测试温度等相关的,且其变化趋势未必一致,对于不同的PC和 ABS,其最佳配比可能有所不同。从研究及经验来看,一般最佳值出现在PC含量为60%-80%之间。